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歼-31(FC-31)或者说歼-35的出口型,频频出现在中东各大防务展上,重点推销,也看到巴基斯坦表态要采购歼-31。不过最近有一个型号能够正面挑战歼-31,那就是刚刚首飞的土耳其五代机“可汗”(KAAN)。
(正在起飞的“可汗”)
中美俄相继推出本国的五代机后,是否能研发生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似乎就成为衡量国力和影响力的标准,不少在地缘政治中有勃勃野心的中等国家也纷纷盯上了五代机,打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本事。
2月21日,土耳其自行研发的五代机“可汗”首飞成功,距离韩国首飞成功KF-21不过一年半。美国“动力”网站的“战区”频道评价,认为如果“可汗”是一种合格的五代机,可能会成为“国际战斗机市场的颠覆者”。
当地时间21号上午11点,土耳其国防工业网站“国防工业ST”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国产五代机“可汗”已开始首飞,十几分钟后再次发文称已完成试飞并顺利着陆。
(F-16D伴飞)
随后,互联网上开始出现“可汗”在试飞时的照片和视频,显示这架原型机在机头加装了空速管,机身也有不同颜色的油漆,也没有收起起落架,同时还有一架F-16D双座战斗机伴飞。这些细节表明,“可汗”确实是一架进行首飞测试的战斗机,且试飞过程成功。
“国防工业ST”在官网上透露了一些细节,例如试飞是在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穆尔特机场,试飞过程总长13分钟,最大飞行高度2400米,战斗机长21米左右,翼展大约是14米,采用两侧菱形进气道布置,整体与美国的F-22颇为神似。
这个数据也能看出,“可汗”是已知尺寸最大的五代机,机长与歼-20相同,翼展比歼-20宽1米,机高达到6米,正面投影也是五代机中最高的型号,导致截面积最大,头阻世界第一。如此大的机身固然能提供可观的机内空间布置航油、设备、武器和传感器,但也大幅度提升了飞行阻力和自重,若要保证机动性,对发动机的要求更加苛刻。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可汗”的前机身非常肥大,纵向流线性较差)
土耳其的国产五代机计划也有一段不短的渊源了,最早据说与韩国在2009年展开过相关研究,但很快就没有了消息。再次出现是2010年12月,在一次国防工业执行委员会开会后,土耳其决定开发本国的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代号MMU(国家战斗机),但它更为人熟知的TF-X这个名称。
2013年土耳其宣布与瑞典萨博公司签署开发协议,不过仅仅两年后,时任土耳其总理的达武特奥卢就宣布TF-X为独立研发项目,看起来可能是与萨博的合作并不愉快。其后的进度就不为人知了,直到2019年,TF-X的全尺寸模型在巴黎航展亮相。
之后TF-X进展神速,2021年进入零部件生产阶段;2022年11月,在韩国KF-21首飞四个多月后,土耳其国防部展示了第一架原型机的机身结构,同时宣布进入总装阶段;2023年3月,原型机下线并开始跑道滑行测试;5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正式将TF-X命名为“可汗”,并宣布2023年年底首飞。
(“可汗”的供应链企业)
现在看来,虽然晚了两个月,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
从外形来看,“可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五代机常规气动设计,动力为两台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129涡扇发动机,不过喷嘴还是常规的,并没有隐身设计,雷达罩边缘有锯齿形设计,可能是考虑到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需要,但看起来怪怪的,是不是真有隐身能力还不好说。
从照片来看至少弹舱是内置设计,比韩国KF-21那种半埋式的4.5代设计更进一步。航电系统方面只能看出来机头位置装的可能是红外搜索与跟踪传感器,机鼻处是多用途光电瞄准系统,其他就很难确定了。
(2023年5月1日埃尔多安正式命名为“可汗”)
总体上来看,土耳其人已经在尽力让这架“可汗”看起来像个正经的五代机了,土耳其此前并未独立研制过战斗机,“可汗”这个处女作的完成度已经相当高了。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外国媒体对“可汗”的评价不低,认为其出口潜力不可小觑,很可能与中国FC-31和韩国KF-21一起,竞争全球中型五代机市场的份额。
目前五代机市场仍然由F-35垄断,不过这种垄断局面确实呈现两种场景。第一种是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F-35;第二种是买不到F-35。美制五代机不仅及其考验买家的经济实力,也要考察买家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亲疏程度,属于有钱不一定得买的着的产品。
(KF-21和“可汗”在研发阶段就积极对外推销,就是定准了F-35之外的中低端五代机市场)
鉴于能买到且买得起F-35的用户,也不会考虑中国战机,因此KF-21和“可汗”才是能够威胁歼-31的产品。这其中,“可汗”的平台设计水平更高,而且土耳其还独立于西方的政治体制之外,外销武器受到的掣肘相对较少,因此“可汗”对歼-31外销的威胁其实最大。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土耳其拉拢巴基斯坦加入“可汗”项目,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巴基斯坦会负责一部分零件的生产,这就增加了未来巴空军引进“可汗”的可能性。不过歼-31毕竟已经首飞10年,加上有歼-35这个装备解放军的“亲兄弟”保驾护航,还是占了先发优势。
(巴空军自己展示的未来作战体系三剑客中,就有歼-31的位置)
巴基斯坦已经有长期使用和生产中式战斗机的经验,尤其是“枭龙”和歼-10C,让巴空军相当满意,对比之下土耳其只是与巴基斯坦合作过F-16的升级大修,以及部分机载武器的交易。
与已经问世十多年的歼-31比起来,“可汗”才刚刚开始漫漫征途,而且已经有了进入试飞后半程的歼-35作为铺垫,理论上来说,拿出一个让国际市场满意的歼-31并不存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