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连日来,洛本卓所多举措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全面推进“3254”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深化摸排走访,全覆盖掌握底数信息
一是对涉未成年人警情进行深度梳理,全面复盘梳理近年来的未成年违法犯罪案件,掌握涉案未成年人周围详细情况,及时发现处置风险苗头。二是通过进村寨、社区、进家庭等方式,重点排查“三类人员”,突出强化对未成年人管理,将风险隐患全面纳入监管范围,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组织社区民警定期采集更新未成年关注对象的手机号码、经常居住停留地、密切交往人员等详细信息,建立与其父母、老师“三方”联系沟通渠道,动态掌握未成人的情况,开展相应管控帮教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全方位掌握思想情况
一是组织召开学习会议,认真组织民警学习《怒江州预防未成年人被侵害“3254”工作措施》,充分认识到当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做好事前预防,提前谋划好未成年人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社区警务微信群、网格工作群,定期向群众线上推送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教育相关法律知识,拓宽宣传覆盖面,提升群众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安全意识。三是要求民警辅警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时,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被侵害“3254”工作措施,主动向未成年人以及监护人详细讲清未成年人“五个问题”,鼓励家长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升管教方法水平。
细化工作模式,全维度推动多元治理
一是开展好寒假前最后一堂法治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未成年人讲解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早恋、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等行为的危害性,全面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二是会同学校、社区等部门建立帮教小组,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处置,落实寒假期间动态跟踪、定期回访的模式,认真做到“两必见”,严格落实上门家访。三是联合学校深入辖区校园周边超市、文具店等场所开展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重点查堵“萝卜刀”“笔中刀”“泡大珠”“蝴蝶刀”“鼻吸能量棒”等存在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可燃性危害以及不良行为引导的玩具产品和学生用品,有效规范校园周边商户经营行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未成年保护机制,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达到了宣传、教育、警醒的效果,下步,洛本卓边境派出所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切实推动“3254”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洛本卓边境派出所
通讯员: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