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笔者读到《瞭望智库》发表的一篇《“东数西算”堵点透视》的报道,揭示了我国目前“东数西算”工程在西部地区面临的挑战。这一工程旨在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算力网络,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原意是旨在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给短缺问题,同时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篇报道指出,尽管“东数西算”工程在整体推进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西部地区的部分数据中心利用效率仍不高,面临存储多而算力少的问题。上架率是其中一个关键指标,反映了数据中心实际使用机架数与总机架数的比值。据《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报告》显示,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数据中心上架率在65%~68%,而西北、西南地区分别仅为34%和41%。
这表明西部地区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费和低效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存多算少”的现象不仅对资源利用效率构成挑战,也可能导致生态环境代价的上升。
所以,本文想谈谈环境代价的考量。在探讨“存多算少”问题时,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碳足迹的角度来看待。数据中心的高能耗和低效率直接影响到其环境足迹,而这一问题在西部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追求算力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报道中提到的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存在“存多算少”的现象,除了经济效益低下,还可能加大对能源的需求。过度依赖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可能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压力。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东数西算”工程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西部地区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应当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从解决之道来说,要解决“存多算少”问题,笔者认为,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一是要坚持市场要素驱动。应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来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这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使用效率,也有助于满足实际需求,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就像建房子一样,房子的目的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炒得多了、超过了老百姓需求和承受力,慢慢一些“鬼城”就出现了。
02
二是可以进行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探索。在测试验证阶段,可以通过与东部算力需求用户对接合作,围绕“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等应用场景展开。这有助于发现技术瓶颈、解决机制缺陷,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数据中心的运营。
另外就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异构计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底层支撑,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解决算力调度和整合的问题。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东数西算”的目标,提高整体效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文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点评。)
来稿/沈一杭 审/LYJ 编/angel
【参考资料】
瞭望智库:“东数西算”,堵在哪儿了?(2024-01-16)
https://mp.weixin.qq.com/s/KMYC91HDAKg-M2SJnvSLCQ
长按识别,加入中国绿发会【月捐人计划】
成为为地球、所有物种发声的【绿色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