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瞿永明曾如此回忆印象中的陆忆敏:
“我第一次看到诗人陆忆敏,她文静秀气,说话是吴侬软语式的温柔……我们俩同时发现陆忆敏长得非常像年轻时的张爱玲……这样浪费自己的天才的人也许才是在写作上最没有野心、也最为超脱的人。”
与世无争又自有锐利,如她的诗般,是一只在云上被烤灼后转投于人间消失的雌鹰。
《钢琴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有一群在朦胧诗的影响下长大的青年诗人,不满于诗歌停留在朦胧诗派的范式中,开始新风格的探索。
这群诗人后来被称为“第三代诗人”,陆忆敏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员。
陆忆敏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她是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迷,曾写过一首以普拉斯为名的诗歌。
普拉斯一生坎坷,幼年丧父,大学时期陷入精神分裂的痛苦之中,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在公寓中自杀,去世时年仅三十岁。
陆忆敏在《西尔维娅·普拉斯》中写下的第一句,为普拉斯人生的悲剧色彩和其诗歌的疯狂一锤定音:“这时候我仅仅觉得一种可悲。”
而诗人已逝,诗歌不死。普拉斯的呼吸在陆忆敏笔下凝结成“细密的雨和燃烧的灯光”,最后融化成一片美丽晶亮的森林。
陆忆敏的创作高峰期集中在八十年代,短暂活跃于诗坛,之后虽未停止创作,但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九十年代,诗人钟明创办的《象网》杂志中有一期以陆忆敏为专题,刊登了她的诗歌及其他诗人对她的评论文章。
陆忆敏
诗人柏桦的在其中收录的一篇文章中高度评价陆忆敏的诗歌:
“她的诗是那么突然,又那么轻盈,又那么迅速,迅速中怀着柔情;又那么幸福,这幸福中含着泪水,又那么宽怀。是的,她所向往的同情,给予的同情是那么高贵,那是唯一的女性才具有的高贵。”
单向历 2024 全新预售
寻找时间之外
“如果今天是星期八”
↓ 点击直达 ↓
单肩包 · 肩上主张
思想是你肩上的装饰
↓ 春天优品 ,点击直达↓
单向历 2024进度条
“正在加载中”
↓ 点击直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