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社区报(微信号:tongzhoushequbao)记者了解到,通州区部分通学车发车时间已确定,下周一开学,孩子家长们未来将不必为接送孩子去学校担心了。通州首批开通的通学公交(通学车)开行路线共有125条路线,基本覆盖整个通州区。通州6所学校成为市交通治理重点。
通学车下周一启用
社区增“护学岗”
“此次通学车的开通,我们在小区门口以及通学车的站点增加了两处‘护学岗’志愿者岗位,负责护送孩子们安全过马路以及有序上下车,实现从家门到校门的‘手递手’‘点对点’接送,各环节无缝衔接。”含英园社区副书记李思远介绍,下周一开学,目前社区内已有75位学生成功预约通学车上下学。
据介绍,含英园社区“护学岗”是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定点值守,对校园周边的人员、车辆进行疏导,“接送”学生进出校门,最大限度地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有效提高了学校师生及家长安全感。“今年是护学岗在我们社区运行的第四个年头,目前,志愿队伍的主要力量就是在职党员。”李思远表示,含英园社区还将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健全“护学岗”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全面加大校园周边及交通秩序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护校安园”的管理能力。
此前,梨园镇曼城家园社区也根据站点实际需求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志愿者负责在阿尔法小区站点,维持上下车及周边的秩序,协助乘务管理员核实核对人员信息。对于有需求的家长,社区应提供相应的接送服务,志愿者应根据家长的需求或委托,为无法按时接送学生的家长提供接车服务,并将学生安全送进社区(村)。
64条通学路线发车时间已定
在“京通”小程序中搜索“通学公交车”,记者查看到通州区的首批通学路线已确定,目前,通州区通学路线共有125条,包含通运小学、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北京学校、皇城根小学通州校区、贡院小学、北京拔萃骏源学校、通州二中、通州四中、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等33所中小学校。
目前,“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京贸国际城”“通州四中⇋西马庄小区”“通州二中⇋世纪新城小区”“北京学校⇋含英园”“北京学校⇋金融街武夷融御”“皇城根小学通州校区⇋孙各庄家园东区”等64条路线发车时间已确定。
家住新华联锦园的孙女士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有时下午来不及还需要麻烦其他家长帮忙照看一会。在得知有通学车的时候,便为孩子预约了通学车,“一年400多元。”就在前两天,她看到其他居民在微信群里发了通学车路线图,当时发车时间还没确定,今天一看,发车时间已经公布,“7:50前到车站即可。”
通州6所学校成为交通治理重点
2月26日(下周一)起,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将迎来春季学期。为解决好校园周边交通治理问题,持续巩固深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北京市教委等三部门近日发布《2024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解决方案》,将本市所有存在交通问题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将72所学校纳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进行重点治理,其中包含了通州6所学校。
依据方案,本市将以3月至5月集中治理期为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校内、校外交通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状况和秩序维护管理的满意度。具体工作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建设
▲ 持续完善校园周边“六类设施”,学校门前防冲撞柱等设施。
▲ 有条件的校园周边设置单行道或限行道,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移动交通信号指示灯,在学校门口附近划定临时停车区域等。
加强校园周边道路设施治理
▲ 增强校园周边道路管养水平,积极推进慢行系统建设。
▲ 加强校园周边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合理规划设置学生集散区、家长等候区和护学通道。
▲加大公交供给,完善公交设施,优化学校周边公交站点设置。
▲围绕学校周边道路开展工程改造,对学校周边重点路口、路段实施道路工程改造,减少学校周边交通冲突点,分散道路交通压力,对改造点段同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
▲ 学校校园门前100米(校门两侧各50米)内不施划停车位,禁止停放机动车、违规电动三四轮车。
▲ 规范学校周边机动车停车,科学规划设置通学车停靠站点。
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疏导及
违法违规行为查处
▲ 加强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巡逻管控和上、下学高峰时段的重点值守,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勤务部署和交通指挥疏导,指挥车辆即停即走。
▲ 严格查处接送学生车辆不按规定调头、乱停乱放、鸣喇叭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非专用校车、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接送学生的违法行为,查处行人、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各类交通违规行为,以及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
▲ 各学校要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持续规范设置校内交通标示标志。
▲ 合理优化学校内部交通流线和功能分区,学生步行出入口与机动车出入口在空间或时间上分开设置,步行通道与车行道路分开设置。
▲ 学生活动区域与机动车通行、停放区域实现空间分离;教学区、学生活动区道路实施机动车禁行,办公区、生活保障区等确有车辆通行需求的实施限时通行,车辆通行时间不得与学生活动时间重叠,通行速度不宜超过20公里/小时。
▲ 不得出租出借校内场地停放校外机动车辆,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
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
▲ 推动各学校建立错峰上下学机制,安排各年级分时错峰上下学,避免集中接送造成拥堵。
▲ 在校园附近设置放学站点,分班级有序放学;放学时分年级分时段离校,由老师统一引领至固定集散点,分散送离。
▲ 落实好校门前值班值守制度,学校安排安保人员协助值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引导家长即停即走,阻止校园周边乱经营、乱停车等。坚持小黄帽路队制。
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组
文/ 韩凤兰、刘睿韬
图/受访者供图
责编/张欣
部分内容综合自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