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老板又给我加工资了!”这两天,奉贤区检察院“未小贤”未检团队负责人黄冰洁来到某帮扶基地,刚满17周岁的小明与她分享这个喜讯。
原来,小明曾受人指使,在他人实施犯罪时帮忙望风,触犯了相关法律,构成了犯罪。受理这起案件时,黄冰洁即刻着手进行社会调查,发现小明的身世令人唏嘘——2岁半时父亲病故,3岁时母亲改嫁后再无音讯,年幼的小明成了“事实孤儿”,靠大伯一家抚养长大,早早离家谋生。
综合案件,检察官审查认定:从客观行为来看,小明没有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行为危害性较小;案发后小明主动协助民警,认罪悔罪态度真诚。此外,从犯罪原因来看,小明过早踏入社会,缺乏家庭教育、法律意识和有效监护,导致其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自主判断,在接触不良青年后受其教唆和利用,才走上了犯罪道路。与小明数次接触后,检察官认为,小明的主观恶性并不大,有挽回的余地和帮教的必要。去年10月,奉贤区检察院召开不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在获得一致同意后,对小明做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考验期为6个月。这意味着对小明的观护帮教与帮扶,将一直持续到他年满18周岁。
“检企合作观护帮扶基地”是“未小贤”与奉贤区工商联的共同探索举措,扩容、延展社会观护职能,针对涉嫌犯罪但情节轻微的“三无”(在沪无固定住所、无有效监护、无经济来源)未成年人,不仅负责观护帮教,还为他们提供帮扶,如提供食宿、就业岗位等。同时,帮扶对象的范围也不仅仅是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还包括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等,将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的需要帮扶的特殊未成年人都纳入社会观护基地项目中。由奉贤区工商联发挥商会优势,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筛选符合观护帮扶条件的爱心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孩子进行救助帮扶,形成“检察监督+企业观护+社会帮扶”的“三位一体”涉案特殊未成年人观护帮扶模式。
依托“检企合作观护基地”机制,黄冰洁联络某亲子营地,由该营地负责人担任小明的临时监管人,并为小明落实暂住处与工作岗位。同时,“未小贤”未检团队牵头该营地负责人、启贤青少年社工等共同组成了社会观护小组。在该营地,小明不仅在行为上得到矫治,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关爱,还学习了很多新技能,重新建立了新的正向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链接。黄冰洁前去看过小明四五次,每次都见到他在积极忙碌,不是在帮顾客搬运行李,就是在前台接待,有时又在修剪草坪或修整新开辟的游乐区,“大家对他评价都很高,老板已经给他涨了几次工资了”。
据悉,自2023年4月“检企合作观护基地”机制建立以来,共有3名涉案未成年人得到有效帮扶。奉贤区检察院将进一步落实对涉案特殊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双向保护,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作者:单颖文 吕亚南
文:单颖文 吕亚南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