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专注于犬类行为和人工智能,开发出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评估潜在工作犬的个性。他们希望帮助训犬机构更快速、准确地评估哪些动物有望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如协助执法或残障人士。这种个性测试还可以用于狗与人的匹配,帮助动物收容所进行合适的安置,从而减少因为不适应领养家庭而被退回的情况。
图源:绿会融媒
来自东伦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代表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家犬类技术初创公司 Dogvatar 开展了这项研究。他们在《用人工智能方法预测犬类个性类型》的论文中提出了狗的个性测试算法结果,该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期刊。
这个人工智能算法采用了近 8000 份用于广泛犬类行为评估与研究的调查问卷(C-BARQ)来进行自我训练。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包含 100 个问题的 C-BARQ 问卷一直是评估潜在工作犬的“黄金标准”。
“C-BARQ 非常有效,但其中许多问题也是主观的,”共同首席调查员、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伦理学和动物福利荣誉教授詹姆斯·塞普尔说道。“通过对数千份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可以调整主观调查问题中固有的异常回答,例如在犬类对抗和面对陌生人恐惧这些类别中的答案。”
研究团队的实验人工智能算法一部分的工作,是将对 C-BARQ 问题的回答分类成五个主要类别,最终塑造出接受测试的犬类的数字化个性印记。
这些个性类型,是通过对每个类别中最具影响力的属性进行分析而确定的,它们包括:“兴奋/依恋”、“焦虑/恐惧”、“冷漠/掠食性”、“反应/自信”和“冷静/友善”。
收集到的数据点会最终形成几个类别,其中能够反映出这些犬类的行为特性,如“当门铃响时会变得兴奋”,“对拜访你家的陌生狗表现出攻击性”,以及“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可能会追逐鸟类”。
每个特性都被赋予一个“特征重要性”值,这实际上是在 AI 算法计算狗的个性分数时,特性所占的权重。
Dogvatar 及其合作研究人员打算进一步研究他们的狗个性测试算法的潜在应用。他们提到,这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犬训练和安置过程的效率,也可以帮助减少由于不匹配而被送回收容所的伴侣犬数量,这对狗和它们服务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编译 | LYJ
审核 | 橡树
排版 | 江月蓝
本文参考资料
https://phys.org/news/2024-02-ai-dog-personality-algorithm-friend.html
Mohammad Hossein Amirhosseini et al,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to predicting personality types in dogs,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DOI: 10.1038/s41598-024-52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