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弋 通讯员 施彬)如皋市司法局围绕打造高效便捷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云”技术与便利群众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司法为民质效。
开启“云公证”,服务群众“零障碍”。依托14镇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远程公证联络点,配备公证辅助人员,购置公证一体机,以申请预约、在线问询、文书编辑、身份核验、电子签署等为功能链,文书同屏回显、在线文书生成、CA电子签署、全程录音录屏等技术,保障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完成远程公证程序后,当事人可选择电子或邮寄纸质等方式获取公证书,“足不出镇”即可享受“公证到家”服务,打通办理公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1月以来,已办理房产委托、无犯罪记录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远程公证事项56件。
实施“云矫正”,守护平安“零失误”。充分发挥“智慧矫正中心”指挥可视化、实战化能力,运用省司法厅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蓝信矫务通等“智慧矫正”平台,开展“定位监管+电话核查+人脸点验”信息化综合监管,严格落实每日两次上报定位和视频见面,实现社矫对象分级分类精准化监督管控。以平台数据为依据开展风险评估,发现风险点22个,依法对32名违规违纪的社矫对象进行训诫,21名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处分。落实走访、谈话等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的线上巡查、抽查,社矫对象月走访率、反馈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上线“云调解”,推进纠纷“零积压”。以镇区(街道)司法所、重点村(社区)调委会、行业协会调解工作室等调解阵地为基础,推动“人和雉水N+”基层协同解纷机制落地生根,通过“1张网+1终端+1平台”,建成了“10分钟交通圈”融和法庭集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线上诉讼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推行“一般纠纷就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的案件分流机制,强化“互联网+人民调解”模式应用,充分发挥“苏解纷”“微解纷”线上受理功能,引导远距离群众线上咨询、线上申请、线上调处,实现“无接触、零次跑”纠纷化解。
坚持“云普法”,打造宣传“零距离”。积极拓展线上普法阵地,借助“上三桥”抖音、微信视频号,开展“如意丁香与法同行”普法直播,定期邀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政法干警、资深调解员等专业法治力量进驻直播间,提供法规亮点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服务。组织“云答题”,以宪法、民法典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安全等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为抓手,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国家安全风险防范、职工权益保护等知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打造“小司说法”特色品牌,开设“服务篇、案例篇、普法篇”,用最通俗易懂的真人漫画形式解读相关法条、日常法律提醒,目前已推出7期。
上一篇:日本跌出全球前三,被德国反超!
下一篇:日本,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