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14日电(通讯员 王武 张惠红)农历春节正月初四,祁门县闪里镇千年古村文堂开展舞龙祠祭传统习俗活动,庆贺新春寄托祝福,祈求龙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永锡堂内鼓乐伴奏鞭炮齐鸣,一条三十余米长的长龙激情挥舞,龙首上下跃动蜿蜒盘旋,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喝彩。随着唢呐一声如裂帛,祠祭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聚集在祠堂,按照传统徽州祠祭形式祭拜先祖,宣讲乡约家法。
宗祠是徽州人寻根问祖之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代嘉靖年间,随着徽州宗祠大量涌现,祠祭成为了徽州宗族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祁门县西片的闪里、箬坑、历口、渚口等乡镇都有比较完整的祠祭活动。徽州祠祭是徽州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宗族凝聚作用,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堂村是一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村,每年的正月初四举行徽州祠祭,是当地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文堂祠祭依照旧制沿袭至今,祠祭人员按照古老仪式,穿戴礼服,进行了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等。文堂陈氏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乡约家法宣讲,训诫陈氏子孙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艰苦奋斗,和睦乡里。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堂乡约家法》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仅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了传统文化魅力,还焕发了徽州人民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