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人和骗子的聊天记录截图
扬子晚报网2月8日讯(通讯员 江景轩 记者 梅建明)“我都是为了别人好,这个钱用来破案的,其他的就不能告诉你们了,我要保密。”
“他有警号有姓名的,怎么可能是骗子呢……”
图为老人和骗子的聊天记录截图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山畔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家银行报警,称有位老大妈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警后,民警迅速抵达现场。经了解,老人姓李,当天下午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工作人员依言操作,系统却显示对方账户异常。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老人近一个月内,账户内有几十笔缴纳外省电费交易,询问老人却一直支支吾吾,担心老人被骗,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看到银行叫来了民警,老人一脸不悦,坚称自己没有被骗,转钱原因需要保密。见此情景,民警决定将老人带回派出所继续开展工作。回到派出所后,老人对民警始终保持抵触情绪,不愿多言,面对3名民警的劝导,他一直坚信对方的身份是真的。
数小时的劝导,老人还是不相信自己被骗了,民警当场拨通了对方的视频电话。当民警问其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警号是多少时,对方心虚挂断了电话。“看明白了吧?我们是真警察,他是假警察,他要是真警察,他敢不把警号报给我们吗?”此时,李奶奶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
图为老人和骗子的聊天记录截图
李奶奶告诉民警,一个月前自己接到一通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需要将账户存款转到对方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才能洗清嫌疑,在此期间不能和其他任何警察接触,并要求李奶奶每日8时、14时、20时向对方汇报情况,询问其接触了什么人,有无公安上门,若有公安上门需记录警号上报。由于对方准确报出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李奶奶对对方深信不疑。所幸当天老人准备转账时,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报警。此时,李奶奶账上有66万元存款。所幸,经过民警前后近3小时的工作,成功为其保住养老钱。
民警在安抚了李奶奶的情绪后,对李奶奶进行了反诈宣传,向其讲解了常见的套路及防范措施。“再有人给你打这样的电话,你直接拨打110进行核实,可千万不要再相信这些人了啊。”民警叮嘱李奶奶。
警方提示: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更不会要求转账;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国家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现场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通过传真、网络发送任何“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