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倩 刘桂斌 见习记者 管悦
欢声笑语迎新春,开开心心过大年。1月31日下午,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广场上歌声缭绕,笑声不断,不时还传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这里是《大众日报》的创刊地。春节前,由大众报业集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志愿服务队主办的壹点公益超级村晚在这里上演,来自壹点公益艺术团的文艺志愿者为村民送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大家一起欢乐迎新春。
精彩演出在山村广场上演
送到家门口的欢乐让村民玩嗨了
下午1点钟,虽然气温不高,但村广场上的气氛已经嗨到了热点。舞蹈演员们头顶花冠,身穿黄色舞裙缓缓登场,伴随着唯美的音乐,舞蹈《江山》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演员们专业的舞姿,赢得了村民的掌声和称赞声,大家在台下频频叫好。
接下来的表演,也让村民过了一把现场看演出的瘾。山东快书《烤地瓜》逗得现场观众乐开了花,时尚口琴伴舞《吉祥藏历年》、新疆舞《一杯美酒》等节目在村广场的露天舞台上演。文艺志愿者们表演随性而自然,还不时与台下的亲友互动,也让冬日里被云雾和寂静笼罩的云头峪村焕发出新的热情和活力。
你方唱罢我登场。配乐诗、萨克斯独奏、女声独唱……各类节目轮番上演。“唱得真不错,感觉跟看春晚一样热闹。”今年72岁的张大爷在现场听到自己平时爱听的吕剧选段《姐姐光把脾气发》十分激动。每每看到精彩处,台下的观众们总是笑靥如花。
“我感觉每个节目都很精彩,我都录下来了,留着回家慢慢欣赏。”虽然手冻得通红,但村民李女士依然举着手机不肯错过一个镜头。
台上台下齐互动
村民和文艺志愿者手牵手唱响新希望
精彩的节目带动了现场观众的情绪,一首首经典的红歌,带引着村民回忆过去时光;一段段评剧、快书,为村民带来欢乐;一支支舞蹈,为村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演出过程中,不少演员与村民亲切地互动着,村民们脸上乐呵呵的,享受着这场“村晚”带来的快乐。
得知要去临沂参与村晚,文艺志愿者李涓特意学了一首具有当地特色的《再唱沂蒙山》。舞台上,当她握着麦克风唱起“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那一刻,台下观众的回忆仿佛也被唤醒了,大家一起哼唱着这首专属于沂蒙人民的老歌。
参与现场演出的文艺志愿者们,在表演的同时,也都会走到老乡们身边,和大家握手、一起演唱,将一份温暖传递到村民的心中。
“好长时间没这么热闹过了,今天我们戴着红围巾,一起唱歌、一起扭秧歌,别提多开心了,希望你们明年再来我们这,再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看的节目。”村民孟女士说。
红绸带、大秧歌、隆隆鼓声……村晚最后,村民们和所有参与演出的齐鲁志愿者们一起登上了舞台,踏着欢快的鼓点,大家手牵手一起迎接新的希望。虽然没有酷炫的舞台,但志愿者们献上的这场富有乡土风情、充盈爱意的“村晚”,让热气腾腾的“年味儿”在云头峪村氤氲开来,久久挥散不去。
米面粮油送老乡
村民们收获新春祝福
活动现场,除了丰富精彩的演出外,主办方也为老乡们送去了米面粮油等生活慰问品,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为老乡送去实打实的福利。
“不光有节目看,还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感谢你们来到云头峪村看望我们,祝你们新年快乐。”村民张先生说,这些米面粮油够他吃很久,过年也不用再买了。
同时,志愿者们还为村子里有需要的孩子准备了羽绒服、书包等,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温暖的春节。孩子们收到新衣服之后,现场就穿上了。红色的羽绒服映衬“村晚”红色的背景,活动现场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过年就要红红火火,志愿者们特地为村民准备了大红的围巾和象征春节喜庆气氛的春联、福字等,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这份独属于春节的快乐。“你看看,这是我收到的‘福’,马上是龙年了,上边还有龙的图案,我要把福字贴在大门上,红红火火过大年。”村民李先生开心说道。
云头峪村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村。1939年1月1日,首份报纸就诞生于这里。树高千尺不忘根。此次壹点公益超级村晚就是大众报业集团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回馈创刊地村民举办的活动,把演出和欢乐送到村民家门口,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最后,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向壹点公益艺术团发出了一份新邀约,“大家伙感觉节目特别好,在节目中感受到积极正能量,我们邀请你们再来,村民们也跟着你们学学!”大家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村晚活动,大家也允诺了这份约定,相约开春后再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